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点亮人生
——北京少林武术学校中学部4月份“读书之星”评比活动
2023-05-11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知识改变命运,阅读点亮人生。多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富有智慧,多读书可以知书达礼,超凡脱俗,多读书也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仅系2、3月份读书活动的成功开展,为了深入推动我校读书活动的开展,促进全校师生与书相约,与书为友,让书香溢满校园,中学教务处继续围绕“知识改变命运,阅读点亮人生”这一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好读好书,拓宽学生视野,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各班级层层评比,现将获得4月份“读书之星”荣誉称号的学生风采进行展示。
1、初一年级“读书之星”-杨子正
阅读书目:《朝花夕拾》《声律启蒙》《狼王传奇》《西游记》
阅读字数:34万字


杨子正同学的读书心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而我认为,书,不但是阶梯,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条船,是照亮前方的灯光,也是黑暗之中的一只萤火虫,更是人类迷茫之时的引路人。
《三国演义》这本书则便是以刘、关、张和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把蜀汉当作蜀魏吴之间矛盾的煮饭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百姓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虽然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但不得不感叹这部作品的成就。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杨子正同学的读书感言:

2、初二1班“读书之星”-崔正烨
阅读书目:《红星照耀中国》
阅读字数:10万字

崔正烨同学的读书心得:
有这样一本书,它真实记录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历程,让我们近距离了解到革命时期的中国的艰辛往事,同时也凝聚了一位位革命英雄的红色精神,它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及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坚定斗争。书中收集与记录了与革命将领等的谈话,以及与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的谈话。他还断言:这根本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丰富而又灿烂的精华。
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30多名先遣队员们以不怕牺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难的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钢铁之躯筑成屏障,为身后的队友铺平道路与希望。可以说,红军中的每一个志士,都是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这一部划时代性的巨作,冲破外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负面压迫与影响,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朝气的红色中国,而这样的国家与民族却更是不可战胜。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支奇迹般的部队,给予了人民、给予了国家与民族真正生的希望!
感谢这本名著,它教会了我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优秀品质,我也应以文中的前辈为榜样,遇到困难不退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放弃,将来,做有益于国家的栋梁之才!
崔正烨同学的读书感言:

3、初二2班“读书之星”-张开源
阅读书目《傅雷家书》
阅读字数:24.3万字

张开源同学的读书心得:
读《傅雷家书》,我不仅读出了父亲的爱,更读出孩子对父亲的爱。傅聪在异国漂流的岁月里,仍不忘与父亲联系、交流,向父亲求教。那是一段只能通过书信交流的日子。
然而当今社会,通信工具如此发达,漂泊他乡的孩子懂得给家里捎个电话,送声温暖的,又有几何?除了向家里伸手要钱,嘘寒问暖的话语又有多少?傅雷先生的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我的父母何尝不是如此?思绪每每及此,我便顿生无地自容的愧疚之感。
《傅雷家书》,让我我懂得了许多,让我更了解父母,也更让我了解我自己。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瓶“现形水”,使我更清楚地看到父母子女之间的纽带。
张开源同学的读书感言:

4、初三1班“读书之星”-答宏博
阅读书目:《镜花缘》
阅读字数:12万字

答宏博同学的读书心得:
除了四大名著和西方文学名著外,还有一本古典名著小说令我深思又难忘,它就是《镜花缘》。
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文珍,他精通文学,音律、围棋,他博学多才,虽然晚年生活贫困,却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写了一部奇特无比的长篇小说-----镜花缘。这本书里有白鹿原的迂腐,感受到追风筝的人中的浪漫,感受到水浒传的忠义,各种文学、历史、医学等知识绝不是信手拈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占卜星象包含其中,难怪有人称赞李文珍是学者型大师级小说家。
故事从百花仙子被贬开始,先写唐傲官场失意,与妻兄林海洋出海经商游历,在外邦感受奇风异俗,后写百花仙子在凡面结识由百花转世的女子,并共同参加女科考试。
镜花缘写的虽然是镜花水月般的世界,但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良习俗,并反衬出各种好的品质。真可谓是一面值得我们借鉴的“镜子”。
答宏博同学的读书感言:

5、初三2班“读书之星”-杨宏扬
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字数:13万字

杨宏扬同学的读书心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1915年直到三十年代初那一段历史时期,保尔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的奇迹。
保尔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他总是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保尔也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读完这本书我久久不能平静,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在的我们不需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教会了我做任何事情不要放弃,要拥有钢铁般的意志,总会获得成功。
杨宏扬同学的读书感言:


6、高一年级“读书之星”-姜旭东
阅读书目:《三体》
阅读字数:18万

姜旭东同学的读书心得:
有这么一部书让我爱不释手,那就是由刘慈欣撰写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整个故事大气辉宏,天体物理知识与曲折的情节完美结合,看完让人大呼过瘾。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wg也想象不了wg,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
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
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 能靠点儿谱吗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
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
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
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再看小说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会犯这种错误,有时候总会习惯地自以为是。现在我看来,谦虚而不失自信,是一种好的姿态。
三部小说非常的长,有些东西看完就忘了,一些当时的感想也没留下来。还是非常推荐《三体》这三部小说的。
7、高二1班“读书之星”-邵满
阅读书目:《我们仨》
阅读字数:17.5万

邵满同学的读书心得:
《我们仨》仿佛一个传奇,一个热爱家庭的母亲,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一个懂事体贴的女儿。三个学者,趣味相投,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胜过建安七子,好比竹林七贤。
也许正是杨绛与钱钟书的多次“辞官”才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家庭。人生总会有一道选择题,尽管它只有两个进项。第一种是追逐名利或梦想,获得他人的羡慕;第二种是放弃对名利的追求了;赢得了亲人之间的感情。
杨绛与钱钟书似乎都放弃了主任及更多的职位,我们仨才能走在一起。因为他们远离了“官场”,所以才会有一种朴实而深刻的情感如源源清泉缓缓流入心房。这水不是八股文的”臭不可闻”,而是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香远益请。
这一家好比连花,受到红卫兵的期压没有低头,收到江青的邀请没有答应。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然啊!《我们仨》如一个范本,令我们千千万万个家庭向往。
邵满同学的读书感言:

8、高二2班“读书之星”-张家硕
阅读书目:《雷雨》
阅读字数:15万

张家硕同学的读书感言:
在三十年时间长河的流逝中,新旧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一个新旧性质的家族在这炫丽的撞击中走向泯灭。这是一个注定的悲剧,一个彻头彻尾底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本由曹禺所写的《雷雨》便是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悲剧。它让我们在悲中反思,在悲中觉醒。
故事的核心人物周朴园出身地主家庭,但接受了新式教育。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曾与婢女侍萍热恋并育有一子,可却最终抛弃了侍萍,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侍萍也被迫跳江,生死不明。难道他不爱侍萍吗?他以"萍"字为儿子取名证明他的确是爱过的,只是他的爱无法让他从封建泥潭里挣脱出来,无法使他看破这金钱利益下的种种诱惑。是的,他沉沦了,彻底地成为一个一味剥削下层人民的资本家。为了赚钱,他视人命如草芥,以牺牲工人的生命来获取利益。那个时代,那个混乱的时代让他放弃了爱,更放弃了人性,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雷雨》这部戏剧,让我真正看到了人们对生活压迫的难以忍耐与无法喘息。人性的极端黑暗折磨着每一个这部剧中的灵魂,使他们焦灼的心情恰似大雷雨前沉闷压抑的天空,最后在种种压迫下爆发出来,组成了一场风暴交加的雷雨。但最重要的还是雷雨过后,被残酷命运所驱使的人们拼死反抗,彰显着自我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体现了个性,然后雨过天晴,涅槃重生。
尽管《雷雨》里人性是黑暗的,但我们应该始终坚信,在黑暗的尽头就是光明,在雷雨的尽头就是晴空,在失败的尽头就是成功。困难与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面对困难与挫折的畏惧心理,所以,激流勇进,迎难而上吧,我们终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山顶不期而遇。
张家硕同学的读书心得: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走向未来的基石,是文化传承的通道。读书是终生的事情,读书应重在平时,读书有益于育德、立志,启智、明史,是使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师生读书长效机制。师生共同读书,与书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视野,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
北京少林武术学校总校中学部宣

|